“一转眼,我们的城市又到了夏天,对面走来的人都眯着眼。”
“没有人在热河路谈恋爱,总有人在天亮时伤感。如果年轻时你没来过热河路,那你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很幸福。”
“红红心中蓝蓝的天,是个生命的开始。”
“今晚亚洲不起一片尘埃,台北盆地最大的哀愁就是,远不如华北平原唱来惆怅。”
结缘
回到中学时代,MP3开始消亡的时代,智能机还没有步入全面屏、性能也还没有卓越的年代。我的家乡在南边的岛屿,每年夏季,热带季风从菲律宾吹来潮湿的空气,带着东南亚显著的闷热。我的六年中学生活全都在岛东北边的小城度过,一座离家约莫三十多公里、乘坐城乡班车仅需半小时便能到达的城市。曾经我觉得三十分钟的路程是漫长的,直到现在进城都需要在10号线待上好久,才发觉小岛之小。整个高中,我的MP3不仅有英语听力和单词跟读,还有陈奕迅、周杰伦、五月天、Bigbang和beyond…..其实,音乐才是我听得更多的那个,我的同桌痴爱周杰伦和五月天,我当然也爱五月天。在某些无聊的课上我们探讨过披头士多么牛逼,如果黄家驹不死beyond会是怎样的存在。对了,哦吼那时还深爱U2,只是现在爱已淡然。
【落网】– 落在最低处。
高中的时候,无意下载【落网】,惊觉原来音乐能分这么多风格,然后便只听风格不识曲也不识歌手,因为落网期刊精选的实在是小众中的小众….. 主题+精选歌曲+文字摘要的音乐博客模式现在应该已经比较少(应该是一直都很少了吧..)。听闻落网好像又要回归了,雀乐 ?en, 期待吧。
当然了,你还可以在 落网记忆 回顾过去。
摇滚与南京
南京肯定是有摇滚文艺气质的,充满着古老的气息。因求学来到这座城市,毕业后又留于此工作,我想多数归因于我对古老的、有气质的事物情有独钟。南京也有很多乐队呀,七八点、PK14、野外合作社、冷冻街、肆囍、sgbb…..当然还有最X的李某及乐队。我想摇滚、文艺、民谣是可以赋予给南京的符号,如同嘻哈之于成都、重庆。
毫无疑问,关于南京,我能想到的不仅仅是我的大学,更多的是那位南京市民以及他的歌,即使我不愿以“南京市民李先生”如此称呼之,但大家好像都这么称呼之,又或者这互联网已经抹去了几乎所有关于他的搜内容记忆。
anyway,南京算是我和摇滚之间最实际的那座桥梁。
告别欧拉
2022年04月18日,欧拉艺术空间发布一则【转租通告】,因经营发展需要,欧拉艺术空间现有场地正式对外转租。
2022年06月01日,欧拉艺术空间发布微博表示,欧拉将由南京大华文化(南京森林音乐节举办公司)承租,并将会在7月中旬以【Owl Voice猫头鹰之声音乐空间】名称经营。而欧拉将更名【1701 LIVE HOUSE】落于安德门的楚翘城,提供2个大小不一样的演出场地。
我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在年初就从欧拉系列的公众号得知,李在演出场地方面动作频繁,欧拉搬家是迟早的事情。而且,南京除了稻香能提供稍微大一点的演出场地之外,只有太阳宫能承办高人气乐队的演出了,但稻香的音响效果确实有点不行,太阳宫有没法做到像livehouse一样的演出效果。欧拉确实太小了,已经很难满足大多数乐队的演出场地要求了,所以个人认为场地小、票的数量有限也导致一部分乐队不得不提高一点票价。所以,欧拉搬迁、升级是必然的,众望所归。
我一点也不伤感甚至很高兴欣慰,南京一下新增两个演出场地,而且有了更大的场地意味着我不必因为稻香拉胯的音响效果而放弃一部分演出的观演。以及,大场地也许能稍微缓和一下飙升虚高的票价。
我唯一感到可惜的是,欧拉更名了,过去一段时间里欧拉一直是南京独立音乐的代表性符号,就像你提到上海就会想到育音堂、提到杭州就想到酒球会…..而且我真的太喜欢欧拉的logo了。不过,对于李而言,我认为【1701】是更带有他特征的符号,我也毫不意外,在未来当你提起南京和独立音乐时,就不可能不提及【1701】。
有一天我会离开这座城市,到那时,才是到了和欧拉真正说告别的时候。在那之后,我一定会怀念这座城市和它的音乐气质,而现在,我只想快点在7月中旬之后溜进【1701】看一场精彩的演出,说你好,1701。
关于摇滚乐我想说
我爱摇滚乐,我爱音乐。
我爱摇滚乐是狭隘的偏见,如此的偏见我一生也无法消除。
摇滚乐不是小众音乐,如果你觉得摇滚乐能让你更加小众、逼格更高的,我想你错了。摇滚乐自上世纪诞生以来就是大众性的音乐,我甚至认为摇滚乐根本就不必被当下的人们时常以小众、新鲜称道,也许只是摇滚乐在这片土地上传播地还不够广泛。
摇滚乐需要听众做点功课,摇滚乐表达的东西很复杂,有嬉皮的、有特别严肃的、有关于个人情感的、有关于时代的、人类的……当然这些主题在文学创作、影视艺术等方面也是不胜枚举。我想说的是,一首歌、一张专辑背后都有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在未充分了解背景的情况下,先入为主地发表观点评论(没错我指的就是当下的音乐app评论区现状)显得特别的不合时宜。
仔细想想,上学时期学习一篇课文何尝不是分析着分析那?作者为什么创造?又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创造?…… 谈及这些,似乎音乐就显得特别的枯燥无味。所以,老生常谈的,我觉得听还是分三步,第一就是初闻此曲有共鸣、有抓耳,进而自发了解歌曲所表达、专辑、创造者,第三是回归最初的听感,感受情绪的表达和共鸣。
音乐表达的东西很重要,我喜欢摇滚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摇滚总是在表达和传递一些思想,而且从不同年代去追溯摇滚乐所唱所表达的情感,不仅能听到那个时代的独特和年轻一代的困惑,有时你会发现每一代人似乎是在不同的时空面对相同的迷茫,而音乐就是那台传递情绪的穿梭机。
音乐当然有高低雅俗之分,脱离情感表达、创作背景等与音乐紧密联系的因素而独论音乐绝对是错误的。辩证法的思想教会我们要对立统一的看待每一事物,对立时你可以分析歌曲的创作音乐专业性、什么和弦走向、和声运用、音调和谐之类的,统一地,你有必须考虑歌曲的表达等等。《小星星》很简单,《送别》也不难,要论音乐那比好多烂曲都要烂,但我们都很清楚,在两首歌曲中的情感表达远大于其他一些。是的,一首歌曲完全可以是一个软件工程、也等同与其他领域的工程项目,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有取有舍,必要时还需要打破原则。程序员都是知道编码设计时要遵守设计原则,什么单一职责原则之类的,但结合实际业务时,原则往往会被打破。
所以,当我们谈论音乐时,只要在统一约定的标准下进行划分,我认为高低雅俗没什么不对的。
Rock is always by my side.
生活不止摇滚乐,但没有摇滚乐的生活必会少了很多意义。
我爱罗大佑,我爱南京李zhi,我爱鸟撞,我爱伤心欲绝,我爱甜梅号,爱玩具船长,爱小河,我爱neil young,我爱 pray for sound……我爱兵马司,我爱后朋,我爱后摇,我爱所有提及和未提及的音乐人,有太多的优秀音乐等着我去发掘欣赏,我狭隘地深爱摇滚乐,钟情于所有真挚的表达。
漫长生命,摇滚乐长绕耳畔,愿爱无忧。